9月19~20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组织的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宣贯培训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副主任王莉、处长马胜男,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处长曹庭瑞,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处处长孙锡敏,以及10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市质检系统、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培训单位代表,30余位志愿北京的消费者代表参加会议。此外,还有新华社、腾讯、搜狐、中国环境报、健康报、中国纺织报、纺织服装周刊、中国纺织、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等十余位媒体朋友参会报道。
王莉在致辞中讲到,随着空气污染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防护,口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雾霾天气,人们更是把佩戴口罩作为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有医用口罩标准,有工业防护口罩标准,但是乃至国际上都没有抵御雾霾环境的日常防护民用口罩标准。为了加强口罩生产标准化工作,满足社会需求,规范行业竞争,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国标委开辟了绿色通道,于2014年7月下达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编制过程中,不仅有专家论证和企业研讨,还邀请了中国消费者协会代表全程参与,考虑了方方面面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诉求。她说,通过本次宣贯培训,希望相关单位能够深入了解标准的技术要求,在11月1日实施之后相关单位切实将标准用起来,用国标指导生产,用国标规范市场。也希望国标执行一段时间之后,检测、生产、流通各方与国标委及起草单位能够建立有效的信息互动机制,及时沟通反馈效果,是否切实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
同时,王莉还提到,我国刚刚成功举办了ISO第39届年会,9月又正值全国质量月,目前既是标准化关键期,也是质量工作的关键期。在国办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中,着重强调和突出了今后5年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方向。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这些日常耳熟能详的消费品,占我国制造业比例大,占出口贸易比例也高,但是却没有对其标准化和质量工作的长远规划。改革标准的供给结构,加快建立政府制定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套,构建新型标准体系,是消费品“十三五”的抓手。国标之外,还有行标、团体标准,就像推广《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标,要靠多方努力,让行业和社会了解国标的实用性和优越性,用市场倒逼机制让企业自主执行此项口罩推荐性国标,以加快贯标应用。
曹庭瑞谈到,在当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与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一些行业骨干优势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品牌资产的保值增值作用,并且已经开始逐步建设自己的品牌体系。纺织工业实施“三品”战略主要有四项内容:一、完善纺织行业标准的体系建设。完善纺织标准化的体系框架,大力推进国际标准转化力度,优化标准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纺织标准自修订和企业标准自我升级的工作。二、提升质量保障能力。要在全行业大力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和产品消费安全等。三、优化产品供给结构。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消费热点和需求盲点,注重设计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提升产品开发能力等。四、大力推进品牌建设。重点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品牌国际化步伐。本次国标宣贯培训和社会责任誓师活动,是产业用纺织品在终端消费品领域的一次很好尝试,对于提高口罩产品质量、加快“供给侧”改革、打造行业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协会通过开展口罩相关工作,总结出产业用纺织品工业品牌培育工作的高效推进模式和经验,并将其推广到成人纸尿裤、婴幼儿卫生用品、非织造包装袋等更多的相关终端消费品领域,为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三品”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的国家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对规范行业有序竞争、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合理引导消费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李陵申表示,消费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在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同时,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国标解决了消费者选择口罩无标可依,口罩生产企业无标可循,宣贯培训会进一步加强其社会影响力和采标率,普及口罩专业知识,推动口罩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强口罩产品的品牌培育工作。作个牵头起草单位,协会今后将定期发布白名单,公布符合国标的企业和产品名单,在鼓励行业先进的同时,便于消费者进行选择;其次,协会还将贯彻落实“三品”战略,积极培育行业品牌试点企业,并择优推荐申报中纺联纺织知名品牌和工信部品牌培育示范企业,树立行业典范。协会将在今年10月的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创新产品展示区进行展示宣传,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日常防护型口罩产品。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对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做了介绍。此项国标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在国内外没有可应用标准的前提下,又是中国国情迫切需要的情况下立项工作。在制定过程中,起草小组做了大量的调研及产品的测试,并组织了跨领域的专家团队,包括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专家参与标准编制,先后共有60多家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参与了该标准的调研和编制的技术研讨,召开会议近20次,参与人员超过400人次。该标准制定的全过程向社会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国标委向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公开征求意见,收到意见回函百余条。最终,起草小组历经两年多时间,迎来国标委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
据李桂梅介绍,此项国标建立了完善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包含安全性能(分为材质安全性和佩戴安全性)、卫生性能、防护性能三大性能指标;采用全新的口罩评价体系,以模拟人员佩戴口罩状态测试防护效果;按空气质量指数类别对口罩的防护效果进行分级;同时使用盐性介质和油性介质进行测试;并且采用最低值评价法。为了国标宣贯,中产协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与标准杂志社共同制作了动漫宣传片,编制了标准使用手册,组织对检测、企业、销售商的宣贯工作,还将发布符合国标的企业名单,推动口罩行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等等。
在宣贯培训会现场,中产协李陵申会长、国标委王莉副主任、工信部曹庭瑞处长、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杨文芬主任、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胡广勇所长、京东商城肖迪经理以及绿盾品牌赵丹青董事长、稳健集团代碧新副总监共同按下口罩行业社会责任誓师仪式的启动球。宣誓由政府、协会、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商贸平台携手向社会承诺,把社会各界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政府支持、协会引导、企业实施、检测保障、市场推动”的完善体系,推动和引领生产企业积极履行本行业的社会责任,让消费者安安心心使用。
本次宣贯培训会还邀请了30余位志愿北京的消费者代表参会,并参观产品展示,与检测单位、生产企业展开互动交流。以此让消费者了解日常防护口罩国标制定过程,了解日常防护口罩核心指标设置,向消费者普及日常防护口罩的选购及使用,并让消费者在观看测试实验的同时来体验日常防护口罩正确佩戴方法。有消费者表示,这样的活动很好,以前真不知买什么样的防雾霾口罩才放心,只是觉得贵的就是好的,也没考虑过什么是正确的佩戴方法;以后学会如何选择对的、适合的口罩了。活动信息非常实用。
在专题培训部分,会议邀请了参加标准起草工作的专家进行授课,从口罩产品的安全性能、卫生性能、防护性能三大性能指标及相关检测等方面进行详细、全面的解读,帮助检测机构正确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其中,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部长张鹏做了关于口罩产品安全性能指标及相关检测的介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金国胜 、林红赛两位专家主要讲解了口罩产品卫生性能指标及相关检测;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杨文芬介绍口罩产品防护性能指标、相关检测方法和检测内容。
来自检测及生产一线的代表们还现场对口罩生产及测试常见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更加对标准条目理解吃透。标准的制定及指标设置、如何操作是业界尤为关心的环节,通过此次国标宣贯培训,各单位较快掌握标准内容,指导检测,安排生产,维护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积极落实贯标工作。